十二正經,簡稱正經,中醫學認為在人體表皮循行存在著經絡,正經系統與人體內臟腑是相通達的。 十二正經以手、足為主劃分:手陰陽經與足陰陽經,以陰陽表裡分:六陰經與六陽經。與所代表的臟腑系統為分指手三陰經(手太陰肺經、手厥陰心包經、手少陰心經);手三陽經(手陽明大腸經、手少陽三焦經、手太陽小腸經);足三陰經(足太陰脾經、足厥陰肝經、足少陰腎經);足三陽經(足陽明胃經、足少陽膽經、足太陽膀胱經)。  
     

十二正經 - 手太陰肺經

肺屬辛金,主氣、主皮毛,多氣少血,寅時(3-5點)氣血注入此經。循行路線由胸走手,由中焦起,下行絡大腸,再上行經過胃,入肺部,橫出腋下,再沿上臂臑側,經過肘窩,至大拇指少商穴止。凡11穴,左右共22穴。
手太陰肺經.jpg 

 ◆ 手太陰肺經歌訣 
手太陰肺十一穴,中府雲門天府訣,俠白尺澤孔最存,列缺經渠太淵涉,魚際少商如韮葉

 ◆ 手太陰肺經歌訣 
手太陰肺十一穴,中府雲門天府訣,俠白尺澤孔最存,列缺經渠太淵涉,魚際少商如韮葉

 ◆ 手太陰肺經五大星球(五輸穴) 
輸穴有“運輸、轉輸”之意,五輸穴即經氣,由四肢末端,往身體運行所經的穴道。各經的五輸穴從四肢末端起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,並以水流大小的不同名稱命名,比喻各經脈氣自四肢末端向上,像水流一樣由小到大,由淺入深的特點。 五輸穴歌內容《靈樞九針十二原》指出:「所出為井,所溜為滎,所注為輸,所行為經,所入為合。」是對五輸穴經氣流注特點的概括。陽經因為較長,故有一原氣留止之原穴;而陰經則以俞穴作為原穴。

▽ 所出為井: 謂經氣之來源。指地下泉水初出,微小而淺。 楊玄操《 難經 》注:「山谷之中,泉水初出之處名之曰井,井者主出之義也。」用以形容四肢各經的末端穴。
▽ 所溜為榮: 謂經氣開始形成小流。《 說文解字 》:「滎,絕小水也。」楊上善《明堂》注:「水溢為滎,謂十二經脈從指出已,流溢此處,故名為滎。」用以形容位於井穴之後的第二穴。
▽ 所注為俞: 指水流漸大可輸送、灌注。原氣由三焦輸注於此,又由此輸轉於經脈之中,如水流之轉注處。《 說文解字 》:「輸,委輸也。」楊上善《太素》注:「輸,送致聚也 。《難經 ·八十一難》曰:五藏輸者,三焦行氣之所留止。故肺氣與三焦之氣送致聚於此處,故名為輸也。」用以形容位於滎穴之後的第三穴。
▽ 所過為原: 穴為原氣留止之氣,陽經經長,多一原穴,則俞穴專司原氣之輸注,原穴專司原氣之留止,稱所過者,謂由俞過於原而留止也。陰經無原穴,則以俞為原,乃一穴兼領俞穴與原穴之兩種功能也。
▽ 所行為經: 謂經氣至此大行。指水流行經較直、較長。《 爾雅 ·釋水》:「直波曰經。」楊上善《太素》注:「經,常也。水大流注,不絕為常。血氣流注此,徐行不絕,為之常也。」用以形容位於輸穴之後的第四穴。
▽ 所入為合: 謂經氣由此內行於脈中.歸合於臟腑.如水流之匯合以至海也。楊上善《 太素 》注:「如水出井以至海為合,脈出指井,至此合於本藏之氣,故名為合。」用以形容位於經穴之後肘膝關節附近的第五穴。


(
) 木星:少商
() 火星:魚際
() 土星:太淵 (母穴及原穴)
() 金星:經渠
() 水星:尺澤 (子穴)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ang2f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