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裡藏醫  

 

作者:徐文兵 醫師

※ 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好書,請支持購買正版。 

 

「乾渴」同饑餓類似。「乾」,描述客觀狀態,人體內缺乏津液。「渴」,表示主觀願望,是想喝水的感覺。

 

「乾」和易經八卦的「乾」同字異音。乾卦是純陽無陰卦。「乾」是日照過長,乾旱無雨,巫師祝咒乞雨的意思,引申為缺水、枯竭,與濕潤相對。同義詞有「燥」,「燥」是過度缺水,生火冒煙的意思;「涸」,是形容江河湖澤的水幹了;「枯」,形容植物脫水。

 

「干」字古文之中也有,象形兵器,是護身的盾牌,現在成語之中還有「大動干戈」。「干」也指河畔、岸邊。《詩經》中有:“坎坎伐檀兮,置之河之干兮。」可能與水濕相對。古代也有人偷懶,把「乾」簡寫成“干”,比如「干杯」、「干貝」、「葡萄干」、「外強中干」”,等等。(此段指的是簡體字裡「干」字。)

 

人體的百分之七十都是水,津液枯竭,古人形容為乾。津液為陰,乾為陰虛,也就是津液不足。

 

《素問·經脈別論篇》:「飲入于胃,遊溢精氣,上輸於脾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水精四布,五經並行。」意思是說,我們喝進體內的水,如果不經過六腑消化,不會直接變成我們的津液;不經過五臟的吸收、封藏,津液不會留在我們體內。水飲為至陰,六腑之中能消化水飲的首推屬性太陽,最熱的是小腸和膀胱;五臟之中能存津液者首推屬性太陰的肺脾。腎主閉藏,主要是指藏精。

 

很多人盲目相信所謂的科學,以為喝水就能變成體液,以為打點滴(中國稱吊瓶)灌水就是補液。人不是試管,怎麼會加什麼就有什麼。低於體溫的水,特別是冰水,首先要經過口腔、食道、胃的加溫,這就要消耗體內陽氣。對於胃氣虛寒的人來講,根本接受不了,不是水入即吐,就是胃中絞痛,最終腹瀉了事。對於胃氣實寒的人來講,已經麻木不仁,喝什麼都無所謂,但是預後不良。普通人喝多了,會導致胃腸平滑肌弛緩,積液存水,水走腸間,瀝瀝有聲。

 

水在小腸中,被赤腸熱氣化解,分清泌濁。其中的清被脾吸收,這才是津,被肺宣發肅降,輸布全身。剩下的濁,分別被傳輸到大腸和膀胱,伺機排出體外。

 

液的來源不是飲食,而是體內的貯藏精。這些精以腦髓、骨髓、膏肓、脂肪的形式存在於體內,需要的時候,在下焦丹田由元氣蒸騰氣化成為黏稠液體,由三焦輸布到全身,散佈於腠理間,滋潤濡養細胞,滲入血管是為血液。

 

津與液不僅是黏稠與稀薄的問題,關鍵在於來源不同。腠理發洩,汗出溱溱,是為津,即便流失,也容易補充。而眼淚、唾液、精液、陰道黏液、胃腸黏液、膽汁是液,由精髓所化,流失以後,不容易補充。光喝水不解決問題,甚至會越喝越渴。

 

導致乾的原因,一是陽氣過亢,首先是外感六淫邪氣中的火熱或燥熱邪氣,比如《素問·熱論篇》:「岐伯曰:傷寒一日,巨陽受之,故頭項痛,腰脊強。二日,陽明受之。陽明主肉,其脈俠鼻,絡於目,故身熱目疼而鼻乾,不得臥也。」又如《素問·陰陽應象大論篇》:「熱勝則腫,燥勝則乾。」意思是說高燒的人,會耗傷津,導致乾燥。

 

另一個是內因,由於飲食不當和七情欲火產生內熱,耗傷津液。比如《素問·痿論篇》:「脾氣熱,則胃乾而渴,肌肉不仁,發為肉痿。」意思是說,體內脾胃過熱,以至於細胞脫水,導致肌肉萎縮,麻木不仁。

導致幹的原因二是陰失封藏,比如大汗、多尿傷津,腹瀉、嘔吐傷液,遺精、滑精、帶下頻仍傷精。肺主皮毛,司開闔。外感風邪,衛氣失固,或者濫用發汗藥物,會導致腠理開泄,津液脫失,甚至傷及陰血精液。《靈樞·營衛生會》有「奪血者無汗,奪汗者無血」的論述,《傷寒論》也有「衄家不可發汗」,「亡血家不可發汗」的告誡。意思是說,血汗同源,出血的人就不要再發汗,否則就會加重病情。現代社會濫用阿司匹林預防血栓,但是產生的副作用不可小覷,很多病人動輒汗出,甚至會導致汗毛、頭髮脫落。由於嗜食辛辣、香燥或飲食不節、不潔,或者濫用攻下、消導藥物,會傷脾氣,導致嘔吐、腹瀉,喪失津液。

 

另外的原因就是攝入不夠,沒水喝,自然也就津不足。普通人以為喝冷水、冰水才解渴,其實乾渴的時候喝熱水,才會減輕胃腸負擔,有利於水快速消化、吸收,成為體液,滋潤濡養身體。另外,越渴越要慢飲。一個品字告訴人們要小口喝水,三口即止,留有餘地,方便消化吸收。而現代人光圖痛快,灌水牛飲,結果導致胃中存有大量的冷水,不是尿出去,就是存下來,無法變成體液。喝水的學問還在於不喝淡水,淡水的副作用就是利尿,淡水穿腸過,體液無處留。所以古人要在淡水中加入苦味的茶葉,在吃西瓜的時候加入微量鹽,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津液流失。就補充體液而言,果汁、蔬菜汁中天然的酸鹼平衡,微量元素搭配合理,最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。

 

導致乾的原因三是陽氣衰微,氣化不利。小腸有火熱之性,能泌別清濁。膀胱是州督之官,蒸騰氣化,化生津液。如果陽氣衰微,就會出現「口乾不欲飲」或「但欲漱水,不欲咽」的症狀。嚴重的會出現飲水即尿,飲水不解渴,甚至越喝越渴的情況。《傷寒論》中治療水氣病的五苓散、苓桂术甘湯、真武湯等溫陽利水的方劑,就是針對這種病症設立的。這時候就要越渴越喝熱水,越渴越要吃熱性的藥物。普通人如果灌入了大量的水,也需要同樣的治療。

 

四是陰寒內盛,水飲痰濕凝聚,真陰不足。陽氣衰微不能化水進一步發展,就會出現水飲痰濕留滯體內,成為新的致病因素。病人出現不乾而渴的症狀。如同在大海中漂流的人最終會渴死一樣,體內儘管有水,但是是水毒,不是津液。治療濕熱的龍膽瀉肝湯中使用生地的原因,就是照顧病人濕邪重同時真陰不足的病機。有的不乾卻渴,涎水橫流,胃腸留飲,腹滿水腫,但是口渴欲飲。需要用十棗湯、六磨飲子瀉痰飲化水濕,陰寒去,津液自生。

 

陰液不足的人,需要飲食和藥物調養,補充精髓,光喝水是沒用的。古人用豬皮燉湯,或用豬皮凍作為藥膳調養治療魚鱗病、蛇皮病(蛇皮癬)。陰液極度匱乏的,古人用大補陰煎,就是豬脊髓加上黃柏、知母燉服。平常人們也可以燉骨頭湯,敲骨吸髓。

 

渴是主觀感覺,中醫認為是心火,有的渴與身體乾燥、津液不足有關,有的則完全由於情緒、情感得不到滿足而產生。人在動心、激動、焦躁的時候總會覺得口乾舌燥,咽喉發乾,偶爾發生還算正常,經常如此就是病態了。三昧真火,非飲水能平。要麼去降低欲望,要麼就去靜心。古人有咽唾養生法,就是治療這種心浮氣躁的好方法。還有就是按摩足底腎經的湧泉穴,滋養腎水,上濟心火,坎離交泰,焦渴自平。

 ※ 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好書,請支持購買正版。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ang2f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